中国催化剂网 - 催化剂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催化剂用载体 | 合成材料用催化剂 | 炼油催化剂 | 石油加工催化剂 | 无机化工用催化剂 | 有机化工用催化剂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催化剂用载体 > 王朝崩盘的催化剂,一场雁门之围,对隋朝和突厥影响深远
U.biz | 商业搜索

王朝崩盘的催化剂,一场雁门之围,对隋朝和突厥影响深远

信息来源:r-f.cn   时间: 2021-08-09  浏览次数:11

  导语:在我国中原王朝对抗抗击游牧民族的历史上,有三次危急时刻曾经差点改写或者已经改写了历史的走向,这三次世间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隋炀帝雁门之围,以及明朝朱祁镇土木堡之变。前者几乎成为冒顿单于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是有汉一朝刻骨铭心的耻辱,此后汉朝历代皇帝无时无刻不再想要报始祖刘邦之仇,而土木堡之变更是成为明朝和残蒙两股势力在我国北部地区攻守转换的重要标志,而英宗被擒则是明代史无前例的灰暗时刻。而隋炀帝雁门之围则在这两者的对比下,似乎毫无特点可言。而实际上,这次被围困的经历,同样是隋朝和匈奴两个势力对待彼此策略转换的关键因素。那么,雁门之围究竟是如何改变两个势力的呢?

  

  隋朝与东突厥势力对比一、中原王朝和突厥的宿怨以及北巡被围突厥,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是一个十分熟悉的名字。事实上,中原王朝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就由于常年的分裂和征伐,受到过突厥的袭扰。北地的后周和后齐都曾经受到这个势力的严重威胁,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同样也未达到削弱敌人的目的,这两个国家都曾经派遣使臣出使突厥,以重利诱使其袭扰自己的敌国。

  

  突厥人剧照而到了隋朝建立之后,习惯运用平衡之术来分化瓦解敌人的隋文帝,则采取了长孙晟 “远交近攻 , 离强合弱” 的阳谋,离间其各部,以至于突厥最终分裂为东西两部。在此时,东突厥所领导的启民可汗则与隋朝保持了难得的和平。甚至为了躲避西突厥的侵扰,启民举其部落 , 入臣天子。这一阶段的突厥和隋朝所经历的,其实也是整个隋唐时期最为平和的阶段。然而,和柔然、匈奴等游牧民族类似,自草原而来的突厥人即使是在最谦恭的时刻也不会让刀剑入库。

  

  突厥骑兵大业三年,隋炀帝北巡时,启民可汗还对于隋朝显示了自己的谦卑,并答应为其充当征讨高句丽的马前卒。然而等到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丽失败后,启民可汗就已经显现出了不臣之心。面对隋炀帝催调其突厥兵马入辽的要求,启民可汗充耳不闻。这其实已经违背了这两人之前在隋炀帝北巡时启民可汗的许诺。这种态度上的改变在大业年间曾经多次出现,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启民可汗如何想要重新获得突厥王的威权,但是畏惧大隋甲士的他终其一生都没有敢真正意义上的背叛大隋。然而其儿子始毕可汗却有着足够的朝气来做成此事。

  

  隋炀帝剧照此时,隋炀帝已经经历了三征高句丽的失败,其性格上急功近利的特点以及自大的本质让他继续选择北巡长城,企图用这种方式来挽回战争失败的颜面,这种对于突厥态度的失察才是酿成雁门之围的直接原因。在其抵达雁门长城后,始毕可汗竟然亲率数十万骑兵试图劫夺隋炀帝的车架。雁门41座城池有39座被攻破,若非隋军救驾及时,那么隋炀帝将会代替朱祁镇成为第一个在战阵上被游牧民族掳走的皇帝。二、雁门之围对于突厥的影响在雁门之围前,草原各部落均奉隋朝天子为天可汗或者是圣人可汗。其含义可想而知。而在大业三年隋炀帝北巡之时,为表谦恭,东突厥启民可汗更是曾经为隋炀帝亲自除草,此举虽然被后世人解读为这位可汗的韬光养晦,然而隋朝在草原各族心中的地位也由此巩固。而雁门之围却直接将这一幻想打破。在这之后,也许是为了一报其父亲身除草之耻,突厥在对待中原问题时,也变得更加激进。就拿起兵反隋,后又成为突厥马前卒的刘武周来说,其封号为定杨可汗,这里的杨自然就是隋朝的国姓“杨”了。原本将大隋视为天朝上国的畏惧心理自此消失,而企图推翻其统治建立新政权的野望开始充斥于这位突厥可汗的心中。

  

  雁门关照片而这种心理优势还不仅仅只存在于突厥可汗一人心中,在这之后,突厥就已经从事实上成为东南亚地区最为强悍的政权,其优势地位几乎达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齐北周对立时的情景。剥去大隋的空架子后,突厥人开始对中原地区开始窥伺。而一些试图通过搅乱时局,伺机在乱世称王的豪杰奸雄同样开始与突厥合作,除了前面提到的刘武周,就连最终终结了隋末大乱,建立了李唐政权的唐太祖李渊,也曾经向匈奴求援借兵,而这也是后来唐代初年间突厥与李唐恩怨的由来。更令人玩味的是,这一阶段,突厥之名开始成为新的大旗。就拿前文提到的李渊借兵事件来说,这位未来君王仅仅只是向突厥借的骑兵数百人。而他却以此为名,将突厥人的旗号搭起,并用于震慑与之交锋的李渊。

  

  雁门之围作战图三、雁门之围对于隋王朝的影响而这一事件对于隋朝的影响更为剧烈和深远。各地的反隋势力开始在这一阶段浮出水面,而因为雁门之围而深受打击的隋炀帝更是在此之后一蹶不振。既不敢筹措兵马重新复仇,又不敢继续在北地逗留。有人认为,之后隋炀帝滞留江都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畏惧北地突厥的势力,害怕再次上演雁门之围的惊魂时刻。当然,这样的说法有些太过感性,大多数史学家认为,这一阶段的隋炀帝之所以选择离开北地,当然有着对于突厥问题的考虑。而更为重要的可能是为了防止北方叛军的侵袭。甚至防备自己的御林军因为勾结叛军而将自己谋害。然而无论如何,隋炀帝离开北方,前往江都后,对于北方局势就更难掌控。而此时的北方仍然是隋朝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其离开北方后,就相当于失去了控制大半中国的可能。其早年间布置的运河体系也就此失效。

  

  隋炀帝剧照而另一个问题的影响则更加现实。在雁门之围期间,匆忙北巡的隋炀帝身边并未有大军相随,除了雁门本地守军以外,只有其身边的禁卫跟随,为了鼓舞士气,他曾经向自己的部下许诺以厚利。因此,将士才肯为之用命,抵挡数十倍于他们的突厥骑兵。然而在雁门之围得解以后,隋炀帝却丝毫不肯兑现当时的许诺。仅仅是这一条,就几乎让当时所有为之奋战的禁卫军将士离心。这也为隋朝末期其被部下所杀埋下了伏笔。四、结语在我国古代,大多数王朝末期,均有游牧民族兴起之祸。而对于当时的隋人来说,即使是经历了三次伐辽失败的惨剧后,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觉察到大隋王朝即将步入覆灭的结局。然而一场雁门之围,却打碎了这些未曾觉悟者眼前最后的遮蔽物。一个摇摇欲坠而又千疮百孔的隋朝终于以真实的面貌呈现在人们眼前。参考文献:《雁门之围与隋末唐初形势》《“雁门事变”及其相关问题论述》《说隋大业十一年雁门事变》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催化剂网证实,仅供您参考